(需登入)
提供以申請人做為主分析項的各種圖表分析。
1. 畫面功能配置
(1) 於圖表分析頁切換為「競爭性分析」。
(2) 資料庫類別勾選。
(3) 前十名申請人列表:列出分析母體中案件數量前十名的申請人,可勾選要分析的申請人。
(4) 項目分析:2~3個申請人的分類號、年份、國別等項目之圖表分析。
(5) 交互引證/自我引證:2~3個申請人的交互引證/自我引證次數分析。
(6) 共同引證:2個申請人的共同引證案號分析。
2. 項目分析
(1) 選擇分析的資料庫類別。
(2) 選擇2~3個申請人。
(3) 輸入圖表標題。
(4) 選擇分析的項目與項目數量。
(5) 選擇圖表類型。
(6) 點選「圖表分析」檢視結果。
(7) 可點選「資料表下載」下載分析結果表格。
(8) 可點選圖表右上方圖示,選擇下載圖片格式下載分析結果圖。
(9) 編輯分析條件:返回「專利圖表分析」頁面。
3. 交互引證/自我引證
(1) 選擇分析的資料庫類別。
(2) 選擇2~3個申請人。
(3) 點選「圖表分析」檢視結果。
(4) 可點選「資料表下載」下載分析結果表格。
(5) 編輯分析條件:返回「專利圖表分析」頁面。
4. 共同引證
(1) 選擇分析的資料庫類別。
(2) 選擇2個申請人。
(3) 點選「圖表分析」檢視結果。
(4) 可點選「資料表下載」下載分析結果表格。
(5) 編輯分析條件:返回「專利圖表分析」頁面。
肆、詳目
一、詳目配置功能
1. 畫面功能配置
(1) 專利名稱。
(2) 詳目功能鍵:回查詢、回簡目、錯誤通報、複製連結。
(3) 目前瀏覽筆數、總筆數、切換上下筆。
(4) 頁籤:切換顯示資料內容。
(5) 專利資訊內容。
(6) 圖示區:可切換顯示縮圖尺寸,以及主要/全部圖示。
2. 友善列印
(1) 選擇列印模式。
(2) 點選「印出」。
二、全文
1. 瀏覽全文
(1) 從上方頁籤點選「全文」。
(2) 可點選「+」展開完整摘要。
(3) 點選標題列可收合、展開該項資料。
(4) 提供公開/公告案互串連結。
(5) 可點選申請人、發明人等連結再查詢關聯資訊。
(6) 游標移至IPC、LOC時,顯示分類號的說明。
2. 專利範圍可供切換不同模式
(1) 原始格式:以段落區隔條列式。
(2) 樹狀格式:以獨立項為主項,附屬項為子項,可展開或收合附屬項。(此為加值提供,資料仍以原始格式為主)
三、影像
1. 瀏覽影像
(1) 從上方頁籤點選「影像」,選擇瀏覽的影像類型。
影像格式共包含:「專利公報」、「公告說明書」、「公告全文」、「公開公報」、「公開說明書」、「公開全文」、「技術報告」、「全部圖式」。
2. 本國公開說明書/公告說明書影像瀏覽輔助功能
(1) 切換顯示內容與頁數。
(2) 點選「完整說明書下載」下載整份影像。
四、法律狀態
1. 本國專利:另開視窗連結至中華民國專利檢索系統該筆詳目,可從該系統瀏覽法律狀態。
2. 外國專利:連結歐洲專利局所提供之「開放專利服務」,即時取得INPADOC法律狀態資訊。
五、專利家族
1. 瀏覽專利家族。
(1) 從上方頁籤點選「專利家族」。
(2) 點選號碼另開視窗顯示該筆詳細資料。
(3) 點選「INPADOC」,另開視窗顯示從歐洲專利局所提供之「開放專利服務」即時取得專利家族資料。
(4) 點選「Espacenet」,另開視窗連結 Espacenet 該筆資料 INPADOC patent family 頁面。
六、 檔卷資訊
1. 本國專利:將專利號碼帶入智慧財產局「專利公開資訊查詢」系統,並於該系統輸入檢核碼後點選「進行篩選」鈕。
2. 外國公開/公告:將專利號碼帶入到歐洲專利局的 Espacenet系統,顯示 Dossier 頁面。
七、 雜項
本國專利資料另開視窗連結至中華民國專利檢索系統該筆詳目,可從該系統瀏覽雜項資料。
八、 引證圖
點選「引證圖」另開分頁顯示該案件的引證資訊,若該筆案件沒有引證資料,按鈕會呈現灰底無法點選。
(1) 顯示該案件的專利編號及專利標題。
(2) 可切換「專利號」、「第1申請人」、「發明人」三種項目。
(3) 顯示該案件的主要圖式及專利範圍。
(4) 圖表左側為本專利引用其他專利,案號左側的數字為引用幾件專利。
(5) 圖表右側為本專利被其他專利引用,案號右側的數字為被多少專利引用,數值會隨時間的推進而異動。
(6) 點選案號,會另開顯示該案號的單筆詳目。(ex. 公開號:US20170055315A1)
(7) 點選案號旁的數字會顯示該案號的引證圖。
以「US20150215297A1」為例,點選US20130262317A1旁的(3),會顯示US20130262317A1的引證圖。
(8) 在引證圖中,黃底色標示之案號為引證圖的原始案號。
(9) 再點擊US20160057619A1旁的(2),會顯示US20160057619A1的引證圖,粗體字標示之案號為來源案號。
伍、加值功能
一、 檢索及顯示設定
1. 設定方法
(1) 可從檢索功能畫面及檢索結果畫面點選「檢索及顯示設定」進入。
(2) 調整下方各區塊設定。
(3) 點選「套用」,設定將立即生效。
2. 資料庫範圍顯示設定:選擇檢索的資料範圍,紅色星號表示該資料庫無全文資料(詳細說明及申請專利範圍) 。
3. 條列式欄位顯示設定。
4. 簡目顯示:進入簡目時預設的顯示模式。
5. 每頁顯示筆數:進入簡目時預設的顯示筆數。
6. 影像另開視窗:開啟時,簡目「原件影像」以及詳目「影像」頁籤調閱多筆影像時會另開視窗顯示。
二、 標記清單與資料輸出
1. 將資料加入標記清單
(1) 在檢索結果畫面單筆勾選資料。
(2) 本頁

表示本頁全選、本頁

表示本頁全不選。
(3) 本次

表示所有案件全選、本次

表示所有案件全不選。
(4) 點選加入標記清單。
(5) 加入標記清單完成後,顯示提示訊息。
(6) 點選標記清單瀏覽勾選資料。
2. 畫面功能配置
(1) 回簡目功能鍵。
(2) 標記清單總筆數、顯示頁數、總頁數以及每頁顯示筆數。
(3) 標記清單功能鍵:包含本次

、資料輸出、友善列印、單筆刪除、全部清空、加入專案(需登入)功能。
(4) 目前瀏覽頁數、總頁數以及上下頁。
(5) 瀏覽資料。
3. 資料輸出
(1) 勾選欲輸出資料。
- 單筆勾選:序號欄勾選框可進行單筆勾選/清除。
- 本次
:標記清單的所有案件進行勾選/清除。
(2) 點選「資料輸出」。
(3) 選擇輸出欄位。
(4) 選擇輸出方式,若選擇「E-MAIL」則須輸入信箱。
(5) 選擇輸出格式。
(6) 點選「執行」輸出勾選資料。
4. 刪除標記清單資料
(1) 勾選欲刪除資料。
(2) 點選「單筆刪除」。
5. 全部清空
(1) 移除標記清單內所有案件。
6. 加入專案(需登入)
(1) 勾選案件並點選「加入專案」後,可在浮出視窗選擇資料夾加入案件,點選「專案資料夾」可查看加入的案件清單。
三、 檢索歷史
1. 保存檢索歷史規則
(1) 未登入的使用者尚未進行檢索前,顯示無檢索歷史。
(2) 進行檢索後,再從畫面上方功能選單點選「檢索歷史」,可瀏覽最多100筆紀錄。
(3) 若使用者已登入,列表將包含先前登入後之檢索歷史。
2. 畫面功能配置
(1) 組合檢索功能區。
(2) 檢索式:點選後可將該檢索條件帶入上方組合檢索框。
(3) 筆數:顯示當次檢索結果筆數。
(4) 資料庫:顯示當次檢索選擇的資料庫範圍。
(5) 查詢:依原留之檢索式及資料庫進行檢索,惟可能資料庫案件數增加,檢索結果筆數也會增加;另外,如重新設定「喜好設定」之「英文單複數」,筆數也會跟隨異動。
四、 喜好設定
(需登入)
1. 設定方法
(1) 從畫面上方功能選單點選「喜好設定」進入,或是從檢索功能畫面及檢索結果畫面點選「檢索及顯示設定」進入。
(2) 調整下方各區塊設定。
(3) 若點選「本次套用」,設定後即刻生效直到登出系統。
(4) 若點選「儲存設定」,設定後即刻生效,並於下次登入後帶入此次設定。
(5) 若點選「恢復預設」,即刻恢復成系統預設環境直到登出系統。
2. 資料庫範圍顯示設定:選擇檢索的資料範圍,紅色星號表示該資料庫無全文資料(詳細說明及申請專利範圍) 。
3. 登入後預設檢索頁面
4. 號碼檢索慣用案號
5. 布林/進階/表格檢索慣用日期
6. 檢索框下拉選單
7. 檢索框慣用欄位
8. 英文單複數:使英文檢索詞同時檢索單複數型態。
9. 簡目顯示:進入簡目時預設的顯示模式。
10. 每頁顯示筆數:進入簡目時預設的顯示筆數。
11. 表格每列筆數
12. 關鍵字
13. 資料輸出
14. 影像另開視窗:開啟時,簡目「原件影像」以及詳目「影像」頁籤調閱多筆影像時會另開視窗顯示。
五、 新訊訂閱
(需登入)
1. 畫面功能配置
(1) 從畫面上方功能選單點選「新訊訂閱」,另開視窗顯示專題清單。
(2) 專題管理功能鍵(訂閱後)。
(3) 通知頻率(訂閱後):可設定每月/每週通知。
(4) 專題清單資料(訂閱後)。
2. 新增專題(上限10組)
(1) 點選「新增」進入專題維護畫面。
(2) 輸入專題名稱。
(3) 輸入檢索條件。
(4) 可點選「代碼列表」展開欄位。
(5) 可點選欄位帶入檢索式。
(6) 點選「儲存」。
3. 專題維護
(1) 點選「序號」或「專題名稱」進入專題維護畫面。
(2) 點選「暫停訂閱」暫停該筆專題的新訊訂閱,如欲重新恢復通知,請點選「訂閱」。
(3) 修改專題資訊。
(4) 點選「更新」。
4. 刪除專題
(1) 點選「序號」或「專題名稱」進入專題維護畫面。
(2) 點選「刪除」。
5. 延長訂閱
(1) 勾選欲延長訂閱的專題。
(2) 點選「延長訂閱」,使勾選專題有效日期增加三個月。
陸、專案資料夾
(需登入)
一、加入專案
專案資料夾屬存於系統端的使用者自己專有,可隨時登入進行操作,當存入案件量大時相對需較多時間處理。
申請人資料常存在雜訊、異質性,導致統計誤差大,透過專案資料夾提供的標準化編修、批次編修等功能,將原屬相同之申請人統整在一起,讓統計更準確。
1. 從檢索結果簡目加入專案
(1) 勾選案件(最多3萬筆)可逐筆勾選、本頁全選或本次全選。
(2) 點選

後跳出加入專案視窗。
2. 從標記清單加入專案
(1) 從系統上方功能選單選「專案/標記」→「標記清單」進入標記清單畫面。
(2) 勾選案件,可逐筆勾選或本次勾選。
(3) 點選

後跳出加入專案視窗。
3. 加入專案之跳出視窗功能配置
(1) 「我的標記清單」為預設資料夾,不提供下層、編輯、刪除等動作。
(2) 請先點選資料夾,再進行新增、下層、編輯、刪除及加入專案等功能操作,指定的資料夾會以綠底標記。
(3) 新增:在指定的資料夾下方新增資料夾。
(4) 下層:在指定的資料夾下層第一項新增資料夾。
(5) 編輯:修改指定資料夾名稱。
(6) 刪除:刪除指定資料夾(包含子資料夾)。
(7) 加入專案:請點選資料夾名稱,再點擊「加入專案」鈕。
(8) 資料夾清單:每層資料夾上限10個,最多3層。單一資料夾案件筆數上限為3萬筆,所有資料夾案件總數上限為10萬筆。
(9)

:點選後另開分頁顯示專案資料夾首頁。
二、資料夾管理功能
1. 專案資料夾主畫面
(1) 左半側區塊:資料夾管理,可點選圖示

進行閉合,再點擊就展開。
(2) 右半側區塊:案件管理。
2. 資料夾功能配置
(1) 以樹狀開合呈現資料夾結構。
(2) 「我的標記清單」為預設資料夾,僅可進行新增、複製、清空等動作。
(3) 點選資料夾名稱,會以綠底標色,可進行上方新增、下層、複製/搬移、編輯、清空、刪除等功能操作。
(4) 新增:在指定的資料夾下方新增資料夾。
(5) 下層:在指定的資料夾下層第一項新增資料夾。
(6) 複製/搬移:將指定資料夾複製或搬移到其他資料夾下方。
a. 點選資料夾名稱。
b. 點選「複製/搬移」,跳出資料夾清單畫面。
c. 選擇要複製或搬移到哪個目的資料夾下方,點選「複製」或「搬移」。
(7) 編輯:修改指定資料夾的名稱。
(8) 清空:刪除指定資料夾內的所有案件。
(9) 刪除:刪除指定資料夾(包含子資料夾)。
(10) 資料夾後括弧中的數字代表案件數量,點選後可在右側區塊查看該資料夾的案件清單。
(11) 資料夾正在使用中時,若從檢索結果或標記清單在加入新的案件,可點選「資料更新」,會將資料夾的案件數量與資料更新。
三、案件管理功能
點選資料夾後的數字可開啟案件清單。
1. 畫面功能配置
(1) 案件清單筆數、每頁顯示筆數。
(2) 功能鍵:勾選列、複製/搬移、刪除、輸出、去重、資料編修功能等。
(3) 上下頁、當前頁數/全部頁數。
(4) 案件資料清單。
2. 複製/搬移
(1) 可逐筆勾選、本頁全選、本次全選來勾選案件後,點選「複製/搬移」。
(2) 在浮出視窗中選擇要複製/搬移的目的資料夾,再點選「複製」或「搬移」。
(3) 提示訊息告知新增、重複的案件數量或超出上限筆數。
(4) 複製/搬移完成後,會即時更新資料清單及筆數。
3. 刪除:可逐筆勾選、本頁全選、本次全選來將勾選的案件做刪除。
4. 輸出
(1) 可逐筆勾選、本頁全選、本次全選來勾選案件後,點選「輸出」。
(2) 選擇輸出欄位。
(3) 選擇輸出方式,若選擇「E-mail」則需輸入信箱。
(4) 選擇輸出格式。
(5) 點選「執行」輸出勾選案件資料。
5. 去重
(1) 點選「去重」功能,會顯示訊息提示是否要先複製資料以保留去重前的案件。
(2) 點選「確定」後,會直接進行案件去重。
(3) 同一筆案件有公開/公告案時,將以申請號為基準,保留公告案。
6. 排序
(1) 可依指定欄位進行排序:公開公告日、公開公告號、申請人、第一申請人、發明人。
(2) 排序為當次有效,點選其他頁籤,或是重新進入資料夾,都會回復預設排序。
(3) 點選「▲」,以該欄位內容遞增排序,點選「▼」,以該欄位內容遞減排序。
四、資料編修
為圖表分析時能更精確的將同一申請人歸類統計,所以於使用者專屬的專案資料夾提供資料編修(非系統資料進行編修),資料編修包含批次編修、標準化編修、單筆編修等。
1. 批次編修
(1) 可逐筆勾選、本頁全選、本次全選來勾選案件進行批次編修。
(2) 點選「批次編修」後,可將特定欄位裡的字串進行批次置換,包含:申請人/第一申請人(多值請以Enter換行區隔)、申請人/第一申請人國別、發明人以及集團名稱。
(3) 在欄位後填入要被置換的字串及要取代成的字串,點選「確認取代」後,會顯示提示訊息再次確認要修改的項目,點選「確定」後即完成批次編修。
(4) 除了字串取代,批次編修亦提供將無內容的欄位(如集團名稱)批次寫入字串。
2. 標準化編修
(1) 可逐筆勾選、本頁全選、本次全選來勾選要進行標準化編修的案件,再點選「標準化編修」鈕。
(2) 標準化編修項目:
a. 縮寫字:如「corporation」→「CORP」,其餘詳見以下「縮寫字列表」
b. 全形的符號、英文轉換成半形的符號、英文
c. 簡體字轉繁體字
d. 標點符號
e. 特殊字元處理。
f. 空格處理:過濾人名中會出現在前、後或中間連續的空格。
3. 單筆編修
點選「公開公告號」或「編修」可進入單筆編修畫面。
(1) 詳目頁面功能鍵包含存檔、引證圖、原始資料、上筆、下筆、回前頁。
(2) 可編修欄位:集團名稱、發明人、申請人/申請人國別、第一申請人/第一申請人國別、IPC/第一IPC、CPC/第一CPC。
(3) 修改資料後,若未點選「存檔」即離開此筆資料,系統會以訊息提示。
(4) 原始資料:點選後會另開分頁顯示該案件的原始資料。
(5) 引證圖:
點選「引證圖」另開分頁顯示該案件的引證資訊,若該筆案件沒有引證資料,按鈕會呈現灰底無法點選。
引證圖的詳細操作說明請見
引證圖。
五、檢索
1. 檢索欄位:可選「專利名稱」、「申請人」、「申請人國別」...等。
2. 日期檢索框
(1) 選擇日期類型:「公開/公告日」、「申請日」、「優先權日」。
(2) 選擇起始日期和迄止日期。
3. 查詢結果簡目的功能按鈕與「案件清單」相同。
六、圖表分析
圖表分析會以指定的資料夾為母體進行分析,點選圖表分析頁籤後會另開一圖表分析畫面,詳細操作說明請見
圖表分析。
柒、技術功效分析
(需登入)
一、分析母體
1.以檢索結果進行分析
(1) 檢索結果畫面新增「技術功效分析」按鈕,檢索結果小於1萬筆時可使用,技術功效分析的內容包含書目資料、專利名稱、摘要及申請專利範圍。
(2) 點「技術功效分析」後,此次檢索結果會被複製到「技術功效資料」資料夾。
(3) 使用者可以透過訊息中的連結前往「技術功效資料」進行分析。
(4) 進入專案資料夾後,畫面顯示「技術功效資料」的案件清單,點右上角的「技術功效分析」頁籤開始進行分析。
2.專案資料夾
(1) 「專案資料夾」內提供「技術功效分析」頁籤。
(2) 點專案資料夾資料筆數,在畫面右側展開案件清單。點右上角的「技術功效分析」頁籤,以當前資料夾內的案件為母體,進行技術功效分析。
(3) 技術功效分析母體會顯示資料夾名稱及筆數。
二、技術功效分析條件填寫
(1) 以另開分頁進行技術功效分析,左上角會顯示分析母體的資料夾名稱及筆數。
(2) 若在專案資料夾中修改資料母體(新增、修改或刪除案件),需重新點「技術功效分析」頁籤,技術功效分析的資料母體才會更新。
(3) 分析條件分為「技術」及「功效」兩種,名稱與檢索條件要成對填寫。若僅填寫檢索條件,系統會以錯誤訊息提示使用者填寫名稱。
(4) 技術功效表格預設為3*3的表單,可點技術名稱或功效名稱旁的

來增加技術或功效的分析條件。最多可設定6*6的分析條件,可點

減少技術或功效的分析條件。
(5) 游標點擊「檢索條件」欄位時,輸入框會放大,給予使用者較大的空間填寫分析條件。
(6) 可利用右下角「代碼列表」將欄位代碼帶入檢索條件中。點選後代碼列表以浮出視窗呈現,點畫面任何地方皆可關閉列表。
點欄位英文代碼,將特定欄位帶入檢索條件。
(7) 分析欄位不包含詳細說明(DE),若在檢索欄位中檢索「詳細說明」,系統會以訊息提示使用者。
三、分析結果說明
(1) 分別填寫技術與功效的名稱及檢索條件後,點表格左上方的「進行分析」開始技術功效分析。
(2) 分析結果會依照筆數多寡,以不同深淺的色階呈現。
(3) 下方會顯示以技術、功效的檢索式單獨做查詢的結果筆數。
(4) 點分析結果筆數,可檢視分析結果。分析之技術功效名稱及檢索條件會顯示在分析結果清單上方。
(5) 從分析結果可連結到詳目資訊,點右上角的「回前頁」可回到分析結果清單。
(6) 從分析結果清單勾選案件後,點選「加入專案」可以將案件加入其他專案資料夾。
(7) 點分析結果清單左上角的「回技術功效分析」返回技術功效分析頁面。
(8) 返回技術功效分析頁面後,最近一次點過的筆數會以不同的顏色表示。
四、分析條件的下載與上傳
(1) 提供技術功效分析條件下載,預設檔名為「全球技術功效_資料夾名稱」。
(2) 若是以專案資料夾為母體分析,下載的檔案名稱會帶專案資料夾的名稱。
(3) 可利用上傳功能將前次下載的檔案上傳,重現分析條件。選擇檔案後,點「上傳」,系統會以訊息提示上傳成功。
(4) 上傳分析條件後,使用者可修改分析條件,再次進行分析。
五、分析結果輸出
(1) 技術功效分析表格上方提供輸出功能,可供使用者輸出分析結果表格。
(2) 提供csv、xls、ods格式輸出,選擇格式後,點「輸出」。
輸出結果(以csv檔輸出為例)。
六、矩陣繪圖
(1) 提供分析結果矩陣繪圖,以泡泡圖的形式將分析結果圖像化。
(2) 點「矩陣繪圖」後,以另開視窗顯示圖表。
(3) 以技術名稱及功效名稱為X、Y軸。滑鼠移到泡泡上,會顯示分析結果的技術功效名稱及專利數量。
(4) 矩陣繪圖可供列印或下載(PNG、JPEG格式)。
捌、API
一、使用說明
首頁下方選單提供API工具入口。
提供API使用說明相關資訊:
(1) API說明:提供API簡介與本系統API服務說明。
(2) 使用範例:提供本API服務的查詢範例與API網址範例。
(3) 驗證碼申請:提供「API驗證碼線上申請」、「API驗證碼展期」、「忘記 API 驗證碼」頁面連結。
詳細說明請見
二、申請驗證碼、
三、忘記驗證碼、
四、驗證碼展期。
(4) 流量限制說明:說明API之輸出流量限制。
(5) 問題及建議事項:提供「建議事項通報」連結。
(6) 相關文件下載:提供API說明文件、OAS說明文件、Xml輸出格式說明、Json輸出格式說明、欄位代碼等文件下載。
二、申請驗證碼
申請API驗證碼後,始得使用本系統API服務。
(1) 可點擊「使用說明」頁籤的「API驗證碼線上申請」或「網址工具」頁籤的「申請」按鈕開啟驗證碼申請表。
(2) 填寫申請人資料,點選「送出」。(一個EMAIL僅能申請一組API驗證碼)
(3) 申請審查通過後,會於次日發送驗證碼至您的信箱,請留意信箱信件。
三、忘記驗證碼
忘記驗證碼,可以重新取得驗證碼。
(1) 可點擊「使用說明」頁籤的「忘記API驗證碼」或「網址工具」頁籤的「忘記」按鈕開啟忘記驗證碼頁面。
(2) 輸入申請驗證碼的EMAIL,點選「送出」。
(3) 至申請驗證碼的EMAIL收信,重新取得API驗證碼。
四、驗證碼展期
(1) 可點擊「使用說明」頁籤的「API驗證碼展期」或「網址工具」頁籤的「展期」按鈕開啟驗證碼展期頁面。
(2) 驗證碼有365日的使用期限,可於到期前一個月或已過期時,使用「驗證碼展期」功能延長使用期限。
A. 到期前展期,使用期限會以到期日加365日計算。
B. 到期後展期,使用期限會以展期當日加365日計算。
(3) 輸入申請驗證碼的EMAIL,點選「送出」。
(4) 成功展期,並顯示驗證碼使用期限。
五、網址工具
(1) API功能介面點選「網址工具」頁籤,進入網址工具。
(2) 輸入驗證碼:使用「API網址工具」時,需輸入由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審核通過的API驗證碼。
(3) 設定檢索資料庫、公開/公告案、專利類型。
(4) 布林檢索區設定檢索式。
※本API工具的布林檢索式
不提供切截或字距運算。
※布林檢索框最多可增加至5欄,可以「+」、「-」按鍵增減欄位。
(5) 設定輸出欄位、輸出格式、輸出數量。
(6) 檢索條件設定完成後,點選「產生API網址」,於網址工具上方顯示API網址。
(7) 將API網址貼至瀏覽器網址列,即可輸出專利資料。